行业资讯
马斯克硬拉福特同框
发布者:admin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12-23 20:43

  马斯克最近一次给自己上滤镜的骚操作,是发了一条推特说,“在美国汽车工业史上人们必须铭记的一点是:迄今只有两家车企尚未破产,它们就是福特和特斯拉”。

  福特今年108岁,眼见着法拉利、克莱斯勒、乃至老对手通用都沉舟侧畔过,忽然就被18岁的特斯拉一把搂住合影,还发到了社交媒体上,“看,只有我们俩都还活着”。

  自从硬拉巴菲特同框的孙宇晨沉寂了,论同框能力,当今商业人物,就再无人能出马斯克右者。

  时间往前推100多年,福特公司的创始人老福特,也如今天的马斯克,只要他想,每天都可以挂在热搜上。毕竟,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率先研发了带有三个发动机的飞机,他说希望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,然后还做到了。

  有一部根据福特真实商业历史翻拍的电影《极速车王》,拍的是上世纪60年代,法拉利占据了年轻人的心智。

  那时的年轻人有多不想开福特的车,而想拥有一辆法拉利?可参见今天的年轻人有多不想开属于上个世纪的传统油车,想要开一辆象征未来的智能车。

  面对法拉利,当时的福特也曾有过雷军前几年投资蔚来的那种天真,“我花钱买下来不就行么”。

  这支收购队伍,不仅带回了没有收购成功的伤害,还带回了法拉利老爷子对福特二世满满的侮辱。

  按照青春片的拍法,代表了极致与浪漫的法拉利必将被正道之光照亮,拥抱最终的胜利。而作为行业巨鳄的福特,到了将被世界狠狠羞辱一场的时候了。

  然而现实是,福特不仅造出了赛车,还在法国勒芒赛场打败了法拉利。同时依靠推出野马跑车开创Pony Car这个新门类,重塑自我再创辉煌。

  如果你以为,福特在造赛车的全程,都体现出了超人的智慧,我热烈邀请你去看一遍这部电影。开了上 帝视角的观众,会无比急切的想穿过屏幕,教福特怎么做人。

  立即博手机安卓

  马特·达蒙演的那个设计师,明明就是个天才产品经理,简直就是上天赐给福特的张小龙,福特二世怎么就看不出来呢?怎么就不按他说的做呢?

  一份文件在交给CEO之前,要走N道流程,怎么就不能少一点官僚主义,多一点工作效率呢?

  这些颤巍巍的微妙转折点,第一个做出了数码相机,却拒绝把它投入生产的柯达经历过;死守着塞班系统的诺基亚经历过;在很长时间内,拒绝搜狗做输入法的搜狐经历过。

  当时的福特赢在对自我改变或转型的当机立断,目标一旦设定,整个公司还是会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方式去实现目标。

  这部电影,看上去拍的是福特怎么重生的,其实讲的更是大公司是多么容易死,以及怎么才能活。

  大公司的宿命,是藏在自己的光环里的。所有让你更强大的,都可能在未来杀死你。

  纵然马斯克依旧愿意拉上福特同框,但福特必须面临的现实是,此刻特斯拉的市值,是福特的13.8倍。

  不久前推出的智能纯电动SUV Mustang Mach-E,一款挂着Mustang马标的智能电动车,不再是市场上的当然统治者,而是被誉为Model Y 的挑战者

  福特再次站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位置。曾经的对手是法拉利,今天的对手是特斯拉。这家百年车企,要再次习惯从领先者到挑战者的换位。

  福特的应对策略也有些相似,加大智能化与电气化上的投入,投资220亿美元用于电动车。再从根上否定自己,再出发。拿自己在乘用车、皮卡、商务车三大领域的金字招牌Mustang、F-150、全顺下了赌注。通过Mustang Mach-E重新赢回年轻人的心。

  在中国,除了发布国产版的Mustang Mach-E外,福特电动车也宣布将新建全新的电动车直销网络,不让福特电马以及未来的电动车产品与燃油车混卖。

  而早在2019年,大众集团也宣布,未来五年要投资330亿欧元来进行电动交通的市场布局。

  都是大手笔的投入,但一个也许可以看出大众与福特些许差别的细节是,大众的电动车,依然倚靠原来的销售燃油车销售体系。

  但是福特的决心似乎更大,将电动车的销售与此前的销售体系彻底切分。依靠直销模式为用户提供更符合互联网化特点的用户体验。

  若干年后,还有导演能把福特决定做电动车的历史拍成电影,相信未来的观众也会想穿过屏幕,教今天的福特怎么做人。

  但这家公司历次转型和转身,确有其典型意义。这家美国汽车工业史上,真正意义上从未破产的唯一一家公司,在若干个看上去还可以退一退的转折点上,都毅然向前,变换了车道。在几个看上去已经无处可退的转折点上,还是像小强般活了下来,接轨了新的时代。

  对马斯克那条“在美国汽车工业史上人们必须铭记的一点是:迄今只有两家车企尚未破产,它们就是福特和特斯拉”的推特,福特现任CEO吉姆·法利(Jim Farley)是回复过的,他说“尊重”。

  传统车企们面色凝重,他们深知自己,正溜达在《极速车王》那颤巍巍的转折点上。他们努力克服自己的惯性,把最优质的资源挪向新能源汽车,并向外界反复强调,自己在工艺性上的先进,和在安全性的严谨。

  每家都在说all in,但实然能in多少,就是各自的命数了。但每家的潜台词都是一样的,“行业丧钟爱为谁鸣就为谁鸣,反正我不想听”。

  站在他们对面,来自互联网的玩家们,却乐观地像看着明天的太阳,每家公司似乎都特别确定,自己就是拥抱太阳的人。

  在上海车展上推智能化平台动静格外大的百度说,许多汽车厂商已经体验过阿波罗计划,它的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已经有210家。而据财新采访国内多家参与阿波罗计划的一线车企,它们仅仅是使用了百度地图,就被列入了阿波罗计划名单。

  辗转反侧终于决定造车的小米说,公司未来要依靠手机、芯片、汽车三条腿走路,仿佛车已是囊中之物。这让汽车业业内人士很困惑,小米造车要软没软,要硬无硬,怎么就好像已经赢了似的?

  《极速车王》里,最讽刺的结局是,代表了新锐造车力量的法拉利,最终没能逃离卖身的命运。反倒是笨重而官僚的福特,在绊绊磕磕的孤注一掷后,活到了最后。

  现在预言新势力、老玩家谁能走到最后还为时尚早。新势力正努力补上之前缺的课,老玩家也真变的越来越不传统。但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,电动车不是只有一个玩法,这场比赛才刚刚开始。

  行业老大未必一直神智清明,代表前卫与极致的未必活到最后。商业世界的讽刺就是,没有一条曾经的经验是生效的,你根本不知道谁能活到最后。

  上海车展上,这么多电动车在拥抱未来。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无论此刻,他们的表情如何,唯一确定的结局是,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要死的。